学院各部门、各单位、全体师生:
为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,营造良好学习氛围,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自觉性,根据学校学风建设要求,结合本院实际,现决定于2024年10月-11月组织开展“好班风·好学风”学风建设月活动。具体通知如下:
一、工作思路
实施“123456”学风建设工作思路,即: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核心,抓好第一和第二课堂育人两个协同,实现学风“四高三低两杜绝”三个转变,推进师风、教风、考风、班风四风联动,建强辅导员、班主任、任课教师、学业导师、学生党员干部五支队伍,落实“学风教育活动、课堂考勤奖惩、创赛活动推广、育人阵地构建、优良寝风创建、典型事迹宣传”六项举措,确保学风建设月活动达到预期目标,取得实效。
二、组织领导
成立学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,由书记、院长担任组长,副院长、副书记担任副组长,成员包括辅导员、全体班主任、学生党员、团学干部,统筹安排和协调学院学风建设工作。
三、建设目标
1.激发学生热爱学习、善于学习的热情,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,使追求真知、互帮互学成为学院、班集体及宿舍的普遍现象。
2.提高学生自觉学习的积极性,杜绝迟到、早退、旷课、抄袭作业以及不遵守课堂纪律的现象。培育优良考风,完全杜绝考试违纪、作弊现象。
3.明确学生学习目的,改善精神面貌,增强实践和创新能力,积极参与各类科技和学习竞赛活动。
四、建设举措
1.加强组织领导和制度落实。学院党政齐抓共管,建立学风建设三级责任人制度,明确各级责任人的职责,确保学风建设各项工作有效落实。各党支部、教研室、学工办要将学风建设融入到支部党建、教研活动和学生工作体系。
2.激发学生内在动力。通过团委、辅导员等渠道,开展思想政治教育,促进学生树立远大理想。积极推进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,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认知,明确职业目标,加强知识储备。通过学术讲座、专业教育、创赛活动、科技活动、主题班会等,让学生了解专业特点、研究方向等,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荣誉感,营造良好的学院文化氛围,促进学风建设。
3.完善管理机制。落实学院班子成员、专任教师、辅导员、班主任下课堂、下自习室、下宿舍的沟通制度,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生活状态,共同推动学风建设。加强课堂纪律管理,严格执行学校管理规定,定期对违规学生进行通报批评或相应纪律处分。强化考风考纪,严肃考试纪律,杜绝考试作弊现象。
4.强化师德师风建设。学业导师要在建设优良学风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,要做好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发展规划指导。任课教师认真履行岗位职责,严格课堂管控,强化课堂考勤和纪律管理,维护教学秩序,促进和维护良好的学风。
5.加强载体建设。学院开展“优良学风班”创建活动,各班级要制定创建工作计划,学生党员、干部要在创建过程中承担骨干和表率作用,积极组织本班同学参与学风建设活动,倡导和带动每一位同学做“优良学风班”的建设者和推动者。学院定期公布的课堂纪律检查结果,作为“优良学风班”评选的参考依据。
6.加强宿舍管理。严格执行学生寝室内务建设标准,学生宿舍的日常管理由宿舍长负责,学生会生活部、各班生活委员做好学生宿舍卫生、早起、晚归、就寝的检查,检查结果定期公布。综合检查结果,作为文明宿舍建设的参考依据。
五、建设步骤
第一阶段:(10月21日至26日)宣传发动
1.以“学风建设月”活动为主题,学院召开教研室主任会议、学工例会部署学风建设工作。
2.班主任指导各班级根据学院学风建设活动实施意见,开展学风建设教育主题班会,并以班为单位签署班级纪律公约。
第二阶段:(10月26日至11月30日)创建实施
1.强化任课教师课堂管控,执行领导班子及教研室主任听课制度,认真做好课堂管理工作。落实学院班子成员、专任教师、辅导员、班主任下课堂、下自习室、下宿舍的沟通制度,共同推动优良学风和文明宿舍创建工作。
2.院团委组织开展团学干部培训,院团委相关部门系统根据学风建设方案要求做好部署与安排,协助班级建立完善课堂考勤和课堂纪律制度并执行落实。
3.发挥学生党支部在学风建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。倡导党员骨干、优秀学生与困难学生结对帮扶、帮教、帮学,推动形成良好班风学风;推动党员宿舍挂牌活动,树立良好寝风。
4.结合学院创赛活动、科技文化节,学院各协会、创赛团队、团委学生会围绕学风建设组织开展系列主题活动,正确引导同学们自主学习,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学院文化。
第三阶段:(12月)活动总结及优秀典型宣传
总结学风建设活动成效,评选优良学风班级、文明宿舍、优秀学生等先进典型,并在学院各宣传阵地开展优秀典型宣传,组织优秀学生开展经验分享交流会,推动学风建设深入开展和建立长效机制。
六、保障措施。
1.加强组织领导,确保学风建设月活动的顺利实施。
2.加大宣传力度,营造浓厚的学风建设氛围。
3.提供必要的经费和物资保障,确保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。
4.加强监督检查,确保各项措施的有效落实。
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
2024年10月18日